省林草局调研组深入平凉市调研国有林场助力“三北”工程建设工作

  • 时间:2025-07-28 17:36
  • 浏览次数:
  • 来源:平凉市林业和草原局
  • 字体: [ ] [ ] [ ]
  • 分享:

7月22日至24日,省林业和草原局林场种苗处处长骆宁带领调研组一行5人,先后深入平凉市静宁县、华亭市、崇信县、泾川县及关山林业管理局,就国有林场在助力“三北”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发挥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市林草局党组书记、局长罗小平陪同调研。

近年来,平凉市国有林场作为生态建设的主力军,在“三北”工程攻坚战中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争取中央财政项目资金2.17亿元,新建、维修改造管护站点36处,高质量建成林区道路59条362公里,欠发达国有林场项目53个,申报省级保障性苗圃4个。

调研期间,调研组紧扣国有林场在“三北”工程建设中的功能定位与实践路径,实地走访了静宁县国有林场、华亭市策底林场、平凉市玄峰山林场、崇信县新窑林场、泾川县官山林场等重点区域。通过与林业工作者现场交流、听取各林场工作汇报、组织专题座谈等形式,全面细致了解平凉市国有林场在推进“三北”工程建设中采取的具体举措、取得的实际成效,以及当前面临的资源管护、资金投入、技术支撑等方面的挑战。调研组对平凉市国有林场立足生态职责、主动融入“三北”工程建设大局的积极作为和阶段性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

调研组强调,要积极响应国有林场《甘肃省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通过林下种植、养殖、相关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等多种途径提高林地综合利用效率和经营效益,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双赢的生态经济产业。一要抢抓政策机遇,精准把握国家和省级关于“三北”工程的部署要求,找准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发展的突破口,推动林场工作与“三北”工程深度融合;二要坚持守正创新,在严格保护现有森林资源、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场外造林”“合作造林”等新模式,为“三北”工程拓展更广阔的实施空间;三要激发内生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传统管理模式束缚,通过健全激励机制、搭建干事平台等方式,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鼓励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上大胆实践,让国有林场在生态建设中焕发更强活力。

(撰稿:刘晶晶  编辑:柳文玉  审核:陈海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