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平凉市林果草工作系列展示之十一】——严防重大有害生物灾害 筑牢绿色生态屏障

  • 时间:2024-01-05 19:11
  • 浏览次数:
  • 来源:平凉市林草局
  • 字体: [ ] [ ] [ ]
  • 分享:

2023年,全市林草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工作方针,织密织牢执法检疫网络,有效防控综合型生态灾害,严防外来入侵物种传入和检疫性有害生物扩散蔓延,切实保障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坚决扛牢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

实施精准防控。坚持早防早治早除,加强防治能力提升,积极构建社会化群防群控新格局。针对侧柏叶枯病、崇信短肛棒修等重大林草有害生物,邀请省内外专家会诊,成功举办全省2023年全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分析暨松材线虫病防控技术交流研讨班等各类线上线下交流培训11次,大力推广了无人机、天敌防治、信息素诱捕等绿色防控技术,全市实施无公害防治37.37万亩次,无公害防治率达到98.56%,成灾率控制在1.33‰以下,有害生物综合防控能力明显提升。


加强监测预警。强化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外来和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控责任。建成林业有害生物测报站(点)113个,实地调查51次,报告有害生物记录472条,崆峒、灵台、华亭三个国家级测报点累计发布虫情动态及短期预报53条,测报准确率达到95.5%。普查外来入侵物种187万亩,松林普查面积达到100%,松材线虫病疫情监管平台数据上传率达到100%,发现外来入侵物种6种。同时,在重点林区安装视频监控、智能化引诱分析、移动巡护终端等人工智能监测设备56处,定期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上传周报表21期、日报表183期,未发现重大疫源疫病传入。


严格检疫执法。开展“绿盾2023”、“护松2023”检疫执法专项行动,组织开展检疫执法行动63次,开具产地检疫证73份、调运检疫证957份,检疫苗木2100万株,产地检疫率达到100%。全面检查木材加工、林木种子、苗木、花卉及繁殖材料经营加工场所,检疫登记单位31家,检查木材1700余方,未发现违规违法调运现象,切实筑牢传播阻截防线。


强化项目保障。大力实施有害生物防治示范项目,织密织牢森林安全网络,在庄浪县、关山林区建成落叶松叶蜂等综合防控示范点16个,防控面积9000亩;在静宁县开展绿色防控技术示范2000亩,生物制剂、广域烟熏、抗性品种等无公害防治技术得到广泛普及。紧盯2024年生态领域投资导向,谋划申报平凉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项目,申请投资3278万元,已完成可研编制、评审等前期工作,并赋码推送至国家重大项目库,成为全省2024年第一个申请“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重点项目,增加了监测防控基础建设投入,为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奠定基础。

(撰稿:马宇航  审核:罗小平  编辑:景悦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