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森林城市 防森林火灾 筑生态屏障 创文明城市--平凉市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有序推进
居安思危,常备不懈。森林防火期来临之际,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平凉市人民政府2021--2022年度森林防火禁火令》,确保森林草原生态环境和广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全市林草系统把以人为本作为森林防火工作的核心,创新工作方式,拓宽工作思路,强化队伍建设,丰富防火宣传,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森林草原资源安全,为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城市更新行动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强化动员部署,落实防火责任。入冬以来,天干物燥,森林防火形势异常严峻。市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发布森林草原禁火令,为使防火工作深入群众,市林草局及时下发了《2021-2022冬春季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活动实施方案》。各县(市、区)政府发布了2021-2022年度森林草原防火禁火令,召开森林草原防火专题会议,对辖区内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严格按照《森林防火条例》、《草原防火条例》等森林草原防火法律法规,全面落实四级林长体系,在责任区域的基础上,完善乡镇包村,村包组,组包山头、包地块的网状防火机制,确保山有人看、林有人护、火有人管、责有人担。
二是广泛宣传教育,提高防火意识。按照全市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活动要求,各级通过召开会议、检查督查、挂宣传横幅、建微信群、印宣传单、入户宣讲等多种宣传形式,广泛开展“六个一”活动,向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宣传野外用火规定以及扑火基本常识,在林区防火重点部位、醒目位置、主要路口,设置森林防火警示标牌,加强对入山人员的防火宣传,从源头上杜绝火源进林入草。引导广大群众牢固树立“护林防火、人人有责”的思想,让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自觉遵守,着力营造出了群防群治、群策群力的良好氛围。
三是加强应急演练,守护林区安全。为了提高森林草原防火队伍的快速反应、应急处置和协调作战能力,组建群众性应急扑火队伍13754人,形成“以专为主、专群结合”火灾扑救机制。组织早动员、早安排、早部署,开展实战演练和技能训练,提高队伍战斗力和安全意识。强化部门联动,健全信息共享,扎实开展防火应急演练,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提高了森林草原防火队伍的应急能力及实战技能,确保发生森林草原火灾时能够及时、快速、稳妥地处置,实现森林火灾“打早、打小、打了”。
四是强化隐患排查,封堵火灾源头。强力推动森林草原防火隐患大排查工作,市、县有关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不定期深入重点林区、重点路段进行森林防火整顿。对管护人员到岗到位、巡山台账,防火设施、器材在位、火情上报等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及时指出,立即整改。对林区可燃物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清理,降低因可燃物增多而引发火灾的可能性。通过不间断、全方位的森林草原火灾隐患排查,有效提高了广大干部职工对森林草原防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源头上杜绝了各类森林草原火灾隐患。
五是加强值班值守,确保信息畅通。进入森林草原防火期,全市林草系统防火办坚持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各级值班人员坚守岗位,尽职尽责。领导干部履行包片责任,深入到辖区,督促指导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全面、准确掌握火情动态,做好上传下达和指挥调度工作,确保火情信息畅通,及时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筑牢森林草原防火的“铜墙铁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森林草原安全。
(撰稿:梁红波 审核:陈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