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新”果园助力乡村振兴
天冷人不闲,果园战犹酣。这几天,甘肃建投惠林公司副总经理张旭东正带着技术人员在泾川县丰台镇丰台墩园区开展冬季果园管理工作,特别是11月25日收到未来几天平凉将出现“垮塌式降温”的消息后,他们加快了速度,要赶在降温前完成砧木覆土。
“今年四五月才栽的苗子,新发侧枝成熟度还不高,砧木御寒能力弱,所以需要促进落叶进度和把砧木苗木接茬的地方用土埋起来,防止抽干、冻伤。”张旭东介绍,丰台墩苹果园区面积1180亩,去年11月开始建设,今年5月底完成了土壤改良、格架搭建、滴灌系统设置、苗木栽植、道路围栏等建设任务,目前共栽植苗木5.7万株,平均成活率98%以上,是全市10个园区中成活率和生长量最高的。
今年8月,丰台墩园区通过了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预验收,这对一个新建园来说值得引以为傲。新设施、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制是农业科技园的基本特点,丰台墩园区到底“新”在哪儿呢?
“可不止‘四新’,我们有‘六新’呢。”张旭东说,首先是新理念,建园初期就确立了现代化管理的思路,建设智慧果园管理系统,在手机终端就可以了解园区苗木生长状况、病虫害发生和防治情况,还能判断和预报气象,监测土壤墒情,精准控制水肥用量,真正做到了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给多少,既提质又增效。
矮化密植栽培是现代苹果产业发展趋势,丰台墩园区采用了国际上最新的“宽行窄株、立体格架”栽培模式,把行距增大到3.8米,为果树留足90厘米以上生长空间,更便于机械化操作,并采用6道钢丝扶直固定苗木,将格架系统连成了一块整体。新模式打底,新技术紧跟其后,除了常规的植保、园艺、水肥等技术外,园区还率先大面积推广了抗重茬栽培技术和G935抗重茬砧木,为全市老果园改造探索出新路子。
2022产季,我市苹果地头收购价继续领跑全国各产区,特别是早中熟苹果每斤高于去年同期2元左右。记者了解到,丰台墩园区除栽植瑞雪、福布瑞斯、维纳斯黄金等晚熟品种外,还引种了红思尼克、秦脆等早中熟品种,都是目前比较受市场欢迎的新品种。据介绍,丰台墩园区可在3年后达到盛果期,年产量可达5千吨,产值2500万元。
“我们公司的员工都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是一批年轻的新农村建设者,大家给自己定位为‘新农人’,希望能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主力军。”张旭东说,为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新品种、新农人托底的是“地企共建兴产业,联农带农促振兴”的新机制,在确保园区健康发展的同时,为破解苹果产业发展中技术老、果园老、果农老的问题贡献智慧,让当地老百姓实现家门口就业。
据了解,该公司已在我市建设了10个高标准苹果园区,目前已建园冬季果园管理正稳步实施,计划2023年扩展的新建园正在开展前期规划及土地整理改良等准备工作。“我们将继续抓好后续项目的实施,高标准高质量建园,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张旭东表示。(记者 刘英娜)
下一篇: 林下生“金”拓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