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以提醒函机制为笔 绘就林权改革与林下经济共兴新图景
近日,平凉市发布《关于近期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下经济重点工作的提醒函》,以机制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全面构建林业发展新格局,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实现协同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林业动能。
林权改革与林下经济协同发展,生态经济实现双提升
林权改革成效明显。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林权流转106万亩,林权抵押面积达47万亩,贷款金额12亿元。发放林权收益权证4700本,涉及面积11500亩;颁发林权不动产证14207本,颁证面积128920亩,不动产确权覆盖率显著提高,为林业资源市场化配置奠定了坚实基础。
林下经济多点开花。全面推行“林下种植、林下养殖、采集加工、景观利用”多元发展模式。今年林下经济产值达1.8亿元,林下种植面积20.45万亩,林下养殖63万头(只),食用菌、中药材等林产品采集加工量717吨,森林景观利用接待游客7.39万人次,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增长点。
创新举措全面发力,夯实林业发展基础
健全管理与联动体系。为确保改革落地,建立了“市级统筹、县乡落实、村级执行”的三级联动体系,通过“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机制压实责任。同时,全面清理8.7万余份林权档案,完成271.2万亩宗地勘测,精准建立林权管理台账,今年举办政策培训40期,培训2877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万份,有效提升了群众对林权政策的知晓度。
分类破解确权难题。分类施策解决6573件确权难题,创新探索“林果旅融合”发展路径。依托自然景区打造生态旅游线路和林业产业示范园,培育“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产业化联合体,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形成特色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提醒函机制精准赋能 聚焦重点攻坚突破
深化“三权分置”改革。以村为单位建立“三权”更新台账,实时跟踪林权流转、用途变更及收益分配情况。泾川县已实现林权不动产证发放全覆盖,其余县(市、区)确保自然村林权不动产证全覆盖,同时明确集体林地收益权量化及股权分配方式,保障农户权益。
推动林下经济规模化发展。各县(市、区)积极申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力争每年打造1-2个县级示范基地,新增1-2个示范镇、3-5个示范村及200名以上致富带头人。通过“技术培训+专家会诊”机制,联合科研院所攻关林药种植等技术,提升产业科技含量。
强化全流程保障确保任务落地见效
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纳入林长制年度考核,对工作进度滞后、不动产证发放缓慢、产业项目建设不力的单位通报批评。同时,组织林业技术团队下沉一线解决确权争议与技术瓶颈,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大力推广林权改革“平凉经验”,形成可复制的改革模式。
下一步,平凉市将以提醒函机制为抓手,强化“目标—落实—考核”全流程管理,推动“三权分置”改革与林下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提升,为林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撰稿:王利霞 编辑:柳文玉 审核:王伟)
下一篇: 张拴会在崇信县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