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关山林业管理局积极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新路径
七月的关山,绿意盎然。在绿水青山的掩映中,鹿舍里的梅花鹿正悠闲踱步。“今年以来,我们自筹资金15万元,吸引社会资金100多万元,利用千亩林地,建设百头梅花鹿野外散养区,配套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共同开发“鹿鸣山居”森林人家。项目建成后,将推出“林间观鹿+森林漫步+山野食疗”套餐,让游客在亲近自然的同时感受康养魅力。”林场负责人介绍说。
走过鹿鸣山居生态步道,木段木耳仿野生种植区满目生机。一排排椴木在林地间有序排布,黝黑的木耳从木段缝隙中探出,如繁星点缀林间。“这些木耳都是林场自己培育、自己管护的。从选木段、接菌种到日常管护,全由我们自己的技术员盯着,野外培育出来的木耳口感特别好。今年这季木耳,光鲜品预计就能卖3万多元,干货还能再增收2万元。”林场负责人介绍。林间的“黑珍珠”不仅让闲置林地活了起来,更成了林下经济的“增收利器”。
翻过一道山梁,麻庵林场建立的标准化中蜂养殖基地,年产有机蜂蜜3000斤,产品远销省内外。不远处的2000亩淫羊藿种植区,年产量可达170吨,成了林药种植的“主力军”。红崖山林场吸引社会资金30万元,种植羊肚菌15亩,年产2300斤、产值32万元,并种植七叶一枝花20亩,年产量2000多斤。苗木产业同样势头向好,关山现有的840亩苗圃,现存苗木1200多万株。其中,海龙山林场的400亩现代化育苗基地,年产苗量可达100多万株。“2025年上半年,我局依托项目支撑,坚持林苗、林菌、林药、林旅一体化推进,实现林下经济总产值50多万元,积极探索适宜关山发展的“两山”转化路径。”平凉市关山林业管理局负责同志说。
傍晚时分,鹿鸣山居的灯光次第亮起。游客们围坐在林间石桌旁,品尝着森林蜂蜜。白天观赏梅花鹿、采摘天然木耳,晚上吃林菌,走时再带些淫羊藿。关山林区林下经济发展已逐步迈向种养采摘、康养旅游、休闲观光的链式发展新路子。实践证明,发展林下经济必须坚持“生态为基、项目为翼、融合发展”。下一步,平凉市关山林业管理局将持续深化探索“两山”转化路径,重点在扩规模、延链条上下功夫,力争全年林下经济产值突破100万元,打造全市国有林场林下经济示范样板
(撰稿:刘晶晶 编辑:柳文玉 审核:陈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