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起摸高“谋” 实字托底“干” 聚力“开门红”系列之三:先行先试闯路子 林权改革快推进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关系国家生态安全、乡村振兴和亿万农民福祉的“国之大者”,承担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推动山区林区共同富裕、践行大食物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等方面的重任。开年以来,平凉市林草局坚持先行先试,积极谋划,快速推进,以“四个相结合”,奋力冲刺按下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速键”,助力林草事业实现“开门红”。
一是坚持全面领导与专班推进相结合。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市林草局党组高度重视,将试点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先后3次召开局党组会议研究部署,及时汇报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成立了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林草局局长任副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平凉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指导专班,协调指导泾川县开展改革试点工作。泾川县结合县情实际,制定印发《泾川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前期试点工作方案》,确定试点乡(镇)、村组,设立了由3名县级领导任组长的工作专责组,县林草局抽组骨干力量配合专责组深入乡(镇)、村组全程跟踪指导服务。市县上下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林草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配套服务、乡(镇)组织实施、村组具体落实的林改工作机制,为改革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坚持全面落实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对照《甘肃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先行先试工作方案》中8项重点任务和32项具体任务,市林草局按照因地制宜、先易后难、以点带面、循序渐进的原则,由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带队,先后3次深入试点乡镇、村组开展调研督导,及时梳理试点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研究下一步推进改革的工作思路。在推进“三权分置”任务中,抽调专人对集体林地现状、林权流转等数据全面梳理核实,对不同问题依据国家政策和《方案》要求,同乡(镇)、村组共同研究逐项提出化解意见,为试点工作精准有序开展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撑。将深化林改试点任务纳入林长制年度督查考核内容,统筹推进规模经营、权益保障、产业发展、机制完善等制度建设,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细。
三是坚持宣传引导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结合科技人员“三下乡”活动,紧盯春节期间返乡人员密集等有利时机,深入乡(镇)、村组通过悬挂横幅、张贴宣传标语、入户走访、召开会议、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多渠道开展集体林权制度宣传工作,向广大林农解读林权制度政策法规、改革利好和收益分配,解答群众咨询和疑惑问题,持续营造林改浓厚氛围。以村组为单位组织群众深入学习中央、省上《方案》,邀请有关专家开展林改政策专题培训,全面提高政策知晓率,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为深化林改夯实群众基础。
四是坚持边试边改与总结完善相结合。主动研究国、省关于林改的政策措施,依托试点村资源优势,对照具体任务,在摸排出地类重叠、权属交叉、村界不清等问题基础上,勇于探索、大胆尝试,按照化解意见逐项完成试点工作,对形成符合要求的经验做法及时总结提炼,查缺补漏,建立长效机制,大力推广运用。近年来,平凉市不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力实施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全市抵押集体林地面积47万亩,贷款12亿元,发展林下种养殖25万亩,森林景观年接待游客76万人(次),林下经济实现总产值9亿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推行,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有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切实发挥林业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多种功能,促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为全省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平凉样板”。
(撰稿:王利霞 审核:王伟 编辑:王笑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