铆劲“三抓三促”行动 助推森林经营工作提质增效

  • 时间:2023-08-16 09:23
  • 浏览次数:
  • 来源:平凉市林草局
  • 字体: [ ] [ ] [ ]
  • 分享:

近年来,关山林管局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抓精细化管理,促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以“三抓三促”行动为契机,充分发挥林长制引领作用,充分认识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深入实施添林加绿、管林护绿、增能赋绿行动,持续擦亮生态底色,筑牢绿色屏障,走出了一条符合关山实际、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森林经营新模式。

优化了“一条思路”,明确发展方向,形成发展共识。关山林区属于天然次生林区,总面积54万亩,有林地40.84万亩,其中人工林15万亩,国家级公益林43.04万亩,森林覆盖率75.52%,天然林占比64.76%,是全省十大国有林区之一,生态区位十分重要。结合林区现状和经营实际,关山局把森林可持续经营作为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建立和完善科学营林新机制,编制修订了《平凉市关山林业管理局可持续经营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5年)》和作业设计。同时靠实工作责任,严把关键环节,精心组织实施,全面落实任务,强化资金保障措施,加大科技支撑、政策解读和宣传工作力度,将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工作纳入林长制督查考核,真正做大做强森林“四库”,实现全林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高质量发展。

形成了“两大特色”,森林经营跑出加速度,步入科学高效发展的快车道。一是创新发明了“铁网围根”防鼠造林实用技术,有效破解了关山林区中华鼢鼠危害严重、造林成效差、难成林这一老大难问题,使造林保存率由原来不足20%提升到90%以上。该项技术费用成本低、防治效果好、生态环保,获得了国家专利,对于北方高海拔地区防治林地鼢鼠鼠害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二是在学习借鉴河北木兰林管局森林经营先进经验和德国“近自然育林”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关山实际,提出了以目标树为主的全林经营模式,该模式在选定“目标树”、“伴生木”的基础上,对森林进行卫生伐、生态疏伐、透光伐、割灌修枝、补植补造等抚育措施,人工促进森林天然更新,形成乔灌草复合生长的近自然林,最终达到恒续林状态,实现森林持续更迭健康生长。

取得了“三个方面的显著成效”,林区高质量发展潜力不断增强。一是以目标树为主的全林经营和“铁网围根”防鼠造林技术的推广应用创新了森林经营的模式,使关山的林分质量显著提升,森林景观得到大幅改善,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林地生产力得到进一步释放。二是立足森林经营抓资源管护。关山局以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为抓手,设立了局、场、站三级林长,完善了管护责任体系,切实加强火源管控和林地保护,扎实开展禁种铲毒、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各类执法行动。三是聚焦森林经营抓项目建设,建成“三通两平两化”苗圃基地6个共900多亩,培育各类优质绿化苗木1200多万株,年创收100多万元,为下一步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生态旅游产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撰稿:杜浩飞  审核:罗小平  编辑:王笑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