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林草局四项举措持续推进撂荒果园整治工作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对全市撂荒果园专项整治的工作要求,林草局围绕“壮骨夯基、转型领跑”这一主线,按照“稳面积、提单产、增收入和稳质量、提品质、增效益”的“两稳两提两增”发展思路,深入实施“静宁苹果”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三大行动,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示范带动等方式,全面推进撂荒果园整治,全市累计完成撂荒园整治4360亩,占全市撂荒园总面积的80%,实现了果园资源有效盘活,为助力产业振兴和果农增收提供了有效保障。
一是压实责任“清底数”。按照市政府分管领导“各县(市、区)决不允许出现一分撂荒、废弃果园,必须做到毁一亩栽一亩。”的工作要求,市林草局高度重视,及时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撂荒果园整治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将整治任务作为推进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项政治任务,市县乡各级层层传导压力、压实责任、强化措施、稳步推进。各县(市、区)果业主管部门组织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采用“网格化+地毯式”排查模式,逐户逐地块登记撂荒果园位置、面积、权属、现状等信息,建立全市5451.3亩撂荒果园动态管理台账。
二是广泛宣传“造氛围”。市县乡三级充分利用微信群、张贴公告、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广泛宣传加强撂荒果园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宣传耕地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群众知晓率,动员果农主动参与到撂荒果园整治工作中,进一步激发果农管理果园的热情,为撂荒果园整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华亭市累计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悬挂横幅14条;崇信县三级联动,县级层面召开撂荒果园整治工作安排部署会,乡(镇)将工作任务明确具体时间节点,各项指标分解到村,实行“挂图作战”;崆峒区走访询问农户248户,农户撂荒果园整治知晓率达到90%以上;庄浪县组建宣讲小分队3支,深入果园一线向果农宣传撂荒果园整治的好处,提高农户管园积极性。
三是因户施策“抓整治”。把撂荒果园整治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标准化果园建设项目等结合起来统筹推进,通过“改造提升一批、集中流转一批、集体托管一批”等方式,整治一块、销号一块,切实“盘活”果园资源。对于低效老龄园,采取间伐疏枝、抬干落头复壮等技术措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升果品品质。泾川县对乔化稀植46亩丰产园和34亩老果园,采取邻居帮助及村组“土专家、田秀才”帮扶的方式,加强整形修剪、追肥、打药、套袋等各项管理措施落实,预计可实现亩产2000公斤以上。对撂荒无效益的老果园或断档缺树的果园,采取挖除重建或空缺地块补植等方式,重茬建园改造提升。庄浪县安排财政资金589万元,全部用于挖除重建撂荒园;崆峒区动员4户果农对80亩撂荒果园挖除重建,成活率达到98%。对效益不高的老旧品种果园,引进新优品种“高接换优”,提升果园更新效益。静宁县在全面核查的基础上,提质增效整治107.2亩,挖除恢复耕地26亩。对经营主体不明确的弃管园,通过招引企业注资入股、招商收购、资产拍卖、土地入股分红、司法介入等方式帮助盘活果园经营主体。崇信县动员县内果企平凉龙泉源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通过经营改制的模式化解撂荒风险,已重建果园780亩。
四是强化保障“提效能”。各县(市、区)结合实际,制订出台了切实有效的扶持保障措施,充分调动各类经营主体整治撂荒果园的积极性。按照《苹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结合果园管理行事历,坚持每月有针对性开展果园管理专题培训。组织各级专业技术人员采取现场示范、技术指导、集中授课等方式解决果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果农管理水平。各县(市、区)累计开展果园提质改造专题培训577期8.51万人次。坚持“好钢用在刀刃上”,聚焦果产业升级关键环节,不断加大对果园提质增效、老旧果园改造、矮化密植园建设及防灾设施配备的扶持力度,推动政策资源向技术升级、效益提升方面倾斜。
(撰稿:翟建春 编辑:苏菁 审核: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