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平凉市林果草工作系列展示之十四】——“三项监测”强基础 “四大突破”增动能

  • 时间:2024-01-10 11:14
  • 浏览次数:
  • 来源:平凉市林草局
  • 字体: [ ] [ ] [ ]
  • 分享:

2023年,全市林业发展规划调查工作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新时代林草事业发展需求,积极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发挥生态监测和调查规划职能作用,全力落实资源清查、图斑监测、公益林保护管理等重点任务,扎实开展“三项监测”,聚力实现“四大突破”。


“三项监测”精准到位。一是样地监测精准到位,全面摸清资源“家底”。积极向国家西北院、省林草局汇报衔接,开展技术培训,深入现地指导服务,圆满完成了森林样地69个、草原样地49个、湿地样地1个的调查任务,全面掌握全市森林、草原、湿地资源储量、质量、结构及其变化数据。结合国土“三调”年度最新数据分析,全市林地面积704.18万亩,森林覆盖率33.8%,退化林本底评估面积93.18万亩,活立木蓄积达到1050立方米,为生态保护修复、监督管理、林长制督查考核、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等重点工作提供了数据技术支撑。二是图斑监测精准到位,扎实整改违法图斑。根据国家和省上森林督查下发数据,对999个图斑开展内业判读、现地核实,对改变林地用途、采伐林木和错划等变化情况,及时获取佐证资料,完善图斑信息数据,通过林草图斑监测软件、“国土调查云”软件上传举证照片,查明违法图斑12个,逐一制定整改措施,跟踪督促整改到位,确保了林草湿资源安全。三是不一致图斑认定精准到位,及时掌握地类变化。建立林草、自然资源等部门协同推进机制,严格遵循“统一工作布置、统一分类标准、统一调查底图、统一成果发布”的要求,对省上下发13.74万个227.38万亩不一致林地地类图斑,按照地类认定标准,充分利用档案资料、高清影像、实地举证等多种方式,逐一进行认定,为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提供基础数据。


“四大突破”成效明显。一是在公益林管理上实现新突破。强化档案资料管理,市县两级健全完善了公益林数据库,举办公益林专题培训14期,培训人员700多人次,全市公益林管护水平明显提升。严格公益林补偿资金兑现管理,组织开展县级自查、市级核查,督促整改存在问题,规范兑现程序,确保专款专用,足额兑现,推进公益林管护工作有序平稳运行。二是在天保工程管理上实现新突破。以实施全省可持续经营试点为契机,积极推广“目标树”培养和森林抚育新技术新模式,着力提升林分质量,稳定天然林面积,扩大人工林面积,不断加大封育力度,实现森林面积蓄积“双增长”,不断巩固扩大天保工程建设成果,确保天保工程资金使用、任务完成、检查验收率达到100%。三是在技术培训上实现新突破。举办全市历史遗留矿山植被破坏与恢复潜力调查评价、天保公益林管理和林草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邀请省、市林草专家学者,讲授森林资源质量提升、天然林保护工程及公益林管理、林草湿综合监测、科学造林和落地上图、古树名木保护、野生动植物管理等内容,有效提升了全市林草业务水平。四是党建品牌“数字驱动促落实”实现新突破。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和“三抓三促”行动,着力打造“数字驱动促落实”党建品牌,强化党员干部责任意识和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规范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加大意识形态领域宣传教育,着力打造与新形势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党员先锋队伍。坚持学习与提升、执行与落实、效能与发展任务一体推进、措施一体落实,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不断加强林业调查规划、林草湿综合监测等业务知识学习,精准掌握相关政策规定,不断强化“答卷意识”,克服“本领恐慌”,为全市森林草原湿地监测提供了坚实组织保障。


(撰稿:霍烨  审核:罗小平  编辑:景悦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