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果树管理技术要点
九月是中、晚熟苹果陆续成熟时期,更是花芽深度分化和有机养分贮备的黄金时期。抓好此期的果园管理工作,不仅能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提高当年的果品产量和品质,确保果农丰产增收,也能增强树势,促进花芽分化,为提高来年果树成花率、坐果率和丰产、稳产、优质奠定坚实基础。
一、果实管理
1.果实除袋
摘袋时期:较难上色的红富士等品种采收前20--25 天摘袋,易上色品种采收前15--20天摘袋。黄绿品种在采收时连同纸袋一起摘下。
摘袋方法:套单层纸袋的摘袋方法是在上午10 点前和下午4时后将袋撕成伞形条状罩在果实上,过3--5 天后再全去掉;双层纸袋摘袋方法是先去掉外层袋经过5 个左右晴天后去掉内层袋,亦可采用遮荫网一次性去袋。严防高温时段除袋,防止日灼发生。
2.摘叶转果
摘叶可分步骤进行。第一次在脱袋的同时,摘除紧靠果实的莲座叶;脱袋结束后再摘除果实附近5—10cm范围内的叶片。摘叶应在上午9点以后进行。先将果实周围15—20cm范围内的遮光和贴果的叶片剪除,过5—6天后,再摘除果实周围的挡光叶、小叶、薄叶、黄叶、老叶;然后再摘除秋梢叶和中上枝上影响透光的部分叶片,尽量保留功能叶,以免影响光合效率。摘叶时,先摘除树冠中、下部和内膛,后摘树冠上部外围。总之,摘叶必须保留叶柄,摘叶数量不应超过全树的20—30%左右。
摘叶后当果实阳面充分着色,达到商品标准要求时,选阴天或晴天上午10时前、下午4时后采用改变枝条位置和果实方向的办法,将果实阴面转至阳面,使果实全面受光着色,一般转果可使果实着色指数平均提高20%左右。
3.铺反光膜
为了解决果实着色问题,可在开始着色期(采前20—30天,套袋果除袋后),在树盘或行间带状平铺银色反光膜,利用反射光,促使果面全面均匀着色。铺反光膜是在摘叶结束后进行。在树冠下铺设反光膜,可将射到地面的光线再反射到树上,使内膛果实及果实的萼洼也着色。铺时将树下杂草除净,整平土地,硬杂物捡净,膜要拉直扯平,边缘压实。铺后经常清扫膜面,保持干净,增加反光效果。
4.果实贴字增收
应根据果实的成熟期确定贴字的时间,过早贴因果实膨大,容易把字的笔画拉开,影响艺术效果;过晚果实已经着色成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一般1个果贴1个字。操作过程要轻拿轻放,以防落果。贴字苹果采收后,除去果面的贴字或图案,擦净果面,用果蜡对苹果打蜡,以增加果面光泽,减少果实失水,延长果实寿命。
5.适时采收
当果实达到商品要求时就可分批采收,先上后下、先外后里,边采边分级,注意轻拿轻放,减少碰、压、划伤,采下的果实要保证采后24小时入库。
二、肥水管理
1.树下追肥
秋季是施用有机肥的最佳时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中下旬,对果园追施1次果实膨大肥,以增加单果重,提高商品果率和产量,并充实花芽及树体营养积累,提高树体抗性。中早熟品种秋季施肥时期建议在9月中旬到10月中旬,晚熟品种采果后马上进行,宜早不易晚。建议每亩施用生物有机肥150公斤,另外每亩加商品有机肥500公斤或堆肥1200公斤或饼肥250公斤。有机肥要求完全腐熟。施肥方法采用沟施或多点穴状施肥法,施肥后及时浇水。
2.树上喷肥
从9月上旬开始,对果实每隔10—15天叶面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以促进果个肥大、果实着色,增强果树的抗病性,提高果实的贮藏力。采收后叶面喷施0.5%的尿素或0.3%的磷酸二氢钾,促进花芽肥大。
3.秋施基肥
基肥是果园最基础、最重要的施肥,它关系到果树年周期中各种养分的供应。施基肥应讲究时间性、合理性和科学性。一般施肥时间为9—10月份;肥料种类以有机肥为主,增施生物有机肥,适量施用化肥、补充微肥;施肥方法为沟施或穴施;施肥部位,在树冠外缘内侧;施肥深度,20—40cm(根系集中分布层)。果实采收后,给果树施数量和质量相同的肥料,秋季施较春、冬季施用能提高座果率8—10%,提高产量10—15%。其增产增优效果非常明显。
4.杂草压青
秋雨多杂草生长旺盛,施肥后提倡对园内外的杂草进行刈割,覆盖到果园内,可起到降温、改土、增肥等多重作用。
三、病虫防治
进入9月,随着天气转凉,病虫害发生相对放缓。但仍有一些叶部和果实病害高发,要注意防治。需重点防控的病虫害有:褐斑病、炭疽叶枯病、黑星病、炭疽病、锈果病、煤污病、早期落叶病、顶梢卷叶蛾、金纹细蛾、苹小卷叶蛾和苹果绵蚜等。
1.农业防治
(1)科学施肥。见土肥水管理。(2)清除病虫残体。及时剪除白粉病梢和卷叶蛾虫苞;刮除老皮、翘皮,消灭部分越冬幼虫;剪除绵蚜危害的枝条;摘除炭疽、轮纹病果及未脱果的食心虫果。秋季果树落叶后,清扫落叶,集中烧毁,或进行秋翻地,将落叶埋入土中,以消灭越冬虫蛹和病叶,减少来年的病虫基数。(3)深翻土壤。果实采摘后至11月上旬,有条件的果园结合深翻施肥将树盘范围内10 厘米厚的表土填入深30厘米的施肥沟底层,将底土盖在上面,可以消灭表土中越冬的桃小食心虫、草履蚧、康氏粉蚧和山楂叶螨等。
2.生物防治
(1)根施菌肥。增施微生物菌肥,增加根系土壤中有益菌数量,控制根部病害的发生。(2)释放天敌。不再喷施化学农药的果园,此时可以通过释放赤眼蜂、金纹细蛾跳小蜂、金纹细蛾姬小蜂等寄生蜂控制害虫危害;(3)喷施生防病毒或生防菌剂。喷施苹小卷叶蛾颗粒体病毒(APGV)防治苹小卷叶蛾幼虫,喷施苏云金芽孢杆菌菌剂防治鳞翅目害虫等;喷施枯草芽胞杆菌等微生物菌剂防治叶果类病害。
3.药剂防治
9月份以后对于前期防治较好的果园,如果园病虫基数低于1%,这一阶段可以不再喷施化学农药。对于前期发病较重,存在早期落叶、落果等重大损失风险的果园,还需要根据果园实际情况适时喷施药剂对病虫害进行防控。对于苹果树腐烂病,应在果园管理过程中及时巡查,发现病斑及时刮治处理。
9月上中旬,针对炭疽叶枯病、早期落叶病和轮纹病等病害的发生,可以再喷施一次化学药剂,可以选用的杀菌剂包括戊唑醇、氟硅唑、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等,杀虫剂可以选用高效氯氰菊酯、灭幼脲、吡虫啉等,喷药时可以加入磷酸二氢钾1000 倍以利于果实转色。所选用的杀虫杀菌剂尽量选用不刺激果面的水剂、悬浮剂等剂型,尽量避免使用乳油、粉剂等剂型。
4.灾害防御
秋季降水偏多,气温偏高且不稳,强对流天气多,冰雹极易发生。因此,广大果农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注意收听天气预报,有条件的果园可搭设防雹网等有效措施进行防御。降雹后,广大果农要迅速采取“一喷药、二清园、三喷肥”等有效措施开展生产自救,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四、秋季修剪
秋季是提高苹果品质和花芽质量的关键时期,秋季整形修剪可以调节果树树体平衡生长势,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果实着色,提高果品质量;可以提高果树的光合能力,增加树体有机养分储备,促进花芽分化,提高花芽数量和质量;可以增强树体,提升果树抗寒越冬能力。
秋季整形修剪总的原则是轻剪为主、通风透光。主要方法有疏枝和拉枝等。
疏枝主要是疏除过密枝(梢)、背上枝、徒长枝等,目的是节约养分、通风透光、提高花芽质量、促进果实着色等。疏枝要在新梢停长后进行,一般9 月中下旬后开始。
秋拉枝由于开张角度后养分积聚在枝条上、不易冒条、有利于提高花芽质量而广泛应用。拉枝也宜在秋梢停长后进行,还要注意软化枝条基角。
1.幼树修剪
主要以拉枝和摘心为主。8月上中旬,对幼树和初果期树骨干枝角度较小的,将枝拉到80°—85°,辅养枝拉至90°以上。幼树上的竞争枝、直立枝及剪锯口上的萌生枝,拧转下旋180°并摘心,促进养分积累。9月中旬后,幼树、初果树上没有停止生长的枝条,摘除3—5cm,促进枝条成熟,增强抗寒力。
2.挂果树修剪
主要以疏枝、摘心、拉枝为主。9月上旬,对于结果树上的竞争枝、直立枝、内膛枝等,视空间大小,采用拧枝、摘心或疏除,通风透光,减少养分消耗,减少冬剪量。对于缓放多年的细长辅养枝,视其空间大小回缩,增强树势。对长放2—3年的辅养枝,适当回缩或在春秋梢交界处戴帽剪截,控长促花。对过长的果台副梢,拧转90°或保留10—12片叶剪截,促进果实发育和着色。
对二年生长放枝,在一、二年生交界处戴死帽修剪,以促进花芽形成;对骨干枝摘心,可促发侧枝,有利扩冠;对夏季摘心后的辅养枝副梢再次摘心,促其多分枝,可提前培养结果枝组成花结果。对侧生分枝及中心干上80—100cm的延长枝拉70°—80°,拉枝时应与辫、拧、圈等结合,这种措施尤适于短枝型品种和矮化砧的纺锤形整枝。
(撰稿:巩小玲 审核:段嘉良 编辑:王笑倩)
下一篇: 市关山林管局召开重点工作督查汇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