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苹果园管理技术要点
十月是苹果树秋梢停长、营养物质积累和花芽分化的重要时期,也是苹果晚熟品种成熟期及采收期,重点要抓好以果实管理、秋季修剪、秋施基肥、病虫害防治等为主的果园管理工作,对于提高果品产量和品质,促进花芽分化,控制病虫危害,取得苹果丰产优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果实管理
主要包括摘袋、垫果、摘叶、转果、铺反光膜、补钙和适时采收等技术。
1、摘袋
摘袋时期:较难上色的红富士等品种采收前20—25天摘袋,易上色品种采收前15—20天摘袋。黄绿品种在采收时连同纸袋一起摘下。摘袋方法:套单层纸袋的摘袋方法是在上午10点前和下午4时后将袋撕成伞形条状罩在果实上,过3—5天后再全去掉;双层纸袋摘袋方法是先去掉外层袋经过5个左右晴天后去掉内层袋,亦可采用遮荫网一次性去袋。
2、垫果
摘袋的同时对果实与枝梢接触部位加护果垫防止磨损。
3、摘叶
果实摘袋后3—5天进行。用剪刀将遮挡果实的叶片和紧贴果实的叶片适量剪除,保留叶柄。摘叶量控制在20%—30%为宜。
4、转果
摘袋4—5天后进行第一次转果,9—10天进行第二次转果。转果应避开晴天的中午进行。
5、铺反光膜
在内袋摘除后3—5天进行。在树干两边顺行覆膜,膜外缘与树冠外缘对齐,果实采收前1—2天撤膜。
6、及时补钙
果实采前20—30天和内层袋解除后第2天,树上分别喷施钙肥,生产中宜选氨基酸钙等优质钙肥。
7、适时采收
必须根据果实成熟度、生长期、市场用途及贮存特性确定采果时期,坚决杜绝为抢“中秋、国庆”双节市场而采青的行为,也要避免推迟采收遭遇低温冻害。采收时,要选晴好天气或无“露”时段适时分批采收,一般先树上后树下、先外围后内膛,边采边分级,注意轻拿轻放,减少碰、压、划伤。
8、采后处理
采后果实要做好整理挑选、田间分级、套网包装、预冷散热等产地商品化处理工作,入库冷藏果实采后预冷24小时及时入库。贮藏保鲜时要做到合理堆码、留足空隙,并维持稳定的低温、较高的湿度和灵活适时的气流环绕(含果库通风)等贮果条件。
二、秋施基肥
秋季是果树根系的第三次生长高峰,根系吸收能力强,伤根易愈合,加之土壤墒情好,有利于肥料的吸收和利用。基肥又是果园最基础、最重要的施肥(施肥量占全年总施肥量的70%),它关系到果树年周期中各种养分的供应。施基肥应讲究时间性、合理性和科学性。一般施肥时间为9—10月份(果实采收后);肥料种类以有机肥为主,增施生物有机肥,适量施用化肥、补充微肥;施肥方法为沟施或穴施;施肥部位,在树冠外缘内侧;施肥深度,20—40cm(根系集中分布层)。果实采收后,给果树施数量和质量相同的肥料,秋季施较春、冬季施用能提高座果率8—10%,提高产量10—15%。
三、秋季修剪
秋季是提高苹果品质和花芽质量的关键时期,总的原则是轻剪为主、通风透光。秋季整形修剪主要方法有疏枝和拉枝等。疏枝,主要是疏除过密枝(梢)、背上枝、徒长枝和病虫枝等,目的是节约养分、通风透光、提高花芽质量、促进果实着色等。拉枝,宜在秋梢停长后进行,要注意软化枝条基角,开张枝条角度,养分容易积聚在枝条上,不易冒条,有利于提高花芽质量。
四、病虫防治
秋季雨水较多,果园通风不良,病虫害极易发生,要高度重视病虫害的防治,防止病害蔓延,降低虫口密度和越冬基数,而且减少来年病虫害防治压力。通常采用秋翻土壤、清洁果园、刮治病斑、药剂防治等办法来防治,虫害主要防治叶螨、蚜虫、金纹细蛾、卷叶蛾等,病害主要防治腐烂病、炭疽病、轮纹病和早期落叶病等。
(撰稿:张雪 审核:王伟 编辑:王笑倩)